財政預算案2025/26
- howailok1120
- 2月26日
- 讀畢需時 3 分鐘
2025-26年度的發展計劃,涵蓋創科、人才培育、優勢產業提升、公共財政、北部都會區、房屋、土地及基建等多個領域。
1. 發展創科
人工智能:預留10億元設立「香港人工智能研發院」,推動成果轉化。
活動:舉辦首屆「國際機器人大會」及「國際人工智能青年科學家論壇」。
企業支援:推出1億元「製造及生產線『升』級支援先導計劃」,按1:2配對資助企業最高25萬元。
監管與政策:簡化低軌衞星牌照審批、研究「先進空中運輸系統」法例、設立低空經濟監管沙盒。
金融科技:港交所開通「科企專線」,便利科企上市;檢討知識產權稅務扣除。
2. 培育人才與教育
研究資金:新一輪15億元「研究配對補助金計劃」。
獎學金:增加「香港博士研究生獎學金計劃」名額至每年400個。
實習計劃:安排港投公司、科技園公司及數碼港旗下超100家科企與中小學生互動;提供約4000個短期實習名額。
大灣區就業:放寬「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」至29歲以下、津貼上限增至每月1.2萬元。
人才峰會:2026年初舉辦第二屆「香港·全球人才高峰會」。
3. 提升優勢產業
金融:優化上市流程、基金及家族辦公室稅務優惠,推出內地與香港快速支付系統互聯。
貿易:支持內地企業「走出去」,修訂法例便利貿易文件電子化。
航運:成立「香港海運港口發展局」,預留2.1億元建港口社區系統。
航空:發展飛機拆解及回收中心,擴展航空學院課程。
醫療:提出「香港藥物及醫療器械監督管理中心」時間表。
文創:2026年舉辦第二屆「香港演藝博覽」,推進30+文化知識產權項目。
旅遊:撥款12.3億元推《香港旅遊業發展藍圖2.0》,吸引郵輪及體育活動。
4. 綠色發展
綠色科技:九龍塘創新中心改建成「GreenTech Hub」,匯聚200+綠色科企。
電動化:資助600輛電動巴士及3000輛電動的士,推3億元充電樁計劃。
可持續燃料:設可持續航空燃料用量目標,提供綠色甲醇稅務豁免。
5. 中小企及支援措施
資金支持:注資15億元至「BUD專項基金」及「市場推廣基金」。
融資擔保:「中小企融資擔保計劃」延長至2025年11月。
稅務減免:2025/26年度差餉寬減上限500元,2024/25年度薪俸稅及利得稅寬減上限1500元。
6. 北部都會區與土地房屋
北部都會區:河套園區撥款37億元,新田科技城規劃於2025年第三季完成。
土地供應:2025/26年度賣地計劃提供8幅住宅用地,可建約1.37萬個單位;未來5年提供8萬個私營房屋單位土地。
房屋目標:未來5年公營房屋供應19萬個單位,私營房屋年均落成超1.7萬個單位。
7. 基建與關愛
基建投資:撥款1500萬元支持「主要項目精英學院」,未來5年工程開支增至年均1200億元。
關愛措施:長者院舍券增至6000張,社區照顧券增至1.2萬張,增撥1.8億元支援受虐兒童。
8. 公共財政
收支概況:2025-26年度總收入6594億元,總開支8223億元,赤字670億元。
開支控制:凍薪公務員、減編制至2027年削1萬職位,未來3年大學撥款節省2%。
增加收入:飛機離境稅增至200元(增16億元)、人才計劃申請費600-1300元(增6.2億元)、研究隧道及道路收費(增20億元)。
債券發行:未來5年年均發行1500-1950億元債券,債務佔GDP比維持12%-16.5%。
9. 經濟展望
2024表現:本地生產總值實質增長2.5%,整體通脹率1.7%。
2025預測:增長2%-3%,整體通脹率1.8%。
留言